
11.11
蒼穹有我,放心購物
雙十一,中國的年輕人都很忙,他(她)們要搶在凌晨清空購物車,要準備周末的“光棍節”party,要刷很多很多的朋友圈狂歡著慶祝著。
希望大家不要忘了,這一天,也是中國空軍的生日。
2017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68周年。
你會在朋友圈留一條推送給蒼穹上的勇士嗎?
1.
新中國成立初期,這支空軍也曾落寞如“單身狗”。
1953年10月13日,南寧市上空,一架美制無人偵察機在1.75萬米的高空橫穿而過,我空軍負責攔截的戰機無力爬高,打光所有炮彈,也未能擊中目標,目送敵機瀟灑來去。
1946年3月1日,吉林通化,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創建,第一架飛機是用馬車拉來的,飛行員的安全帶是一根麻繩,大部分時候航油是用酒精替代的,空中的飛機聯絡靠的是“抖動翅膀”……
1996年11月5日,首屆珠海航展,人民空軍只有老舊的殲8IIM撐場面,珠海金灣之內,蘇-27戰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外媒戲稱珠海航展為“世界最大的俄制武器展銷會”。
68年,有多少眼淚與不甘,就有多少熱血與砥礪前行的力量。

▲“老東北航校”,拉著戰機的馬車。
2.
還記得冰冷的清川江嗎?1951年5月,朝鮮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人民空軍開始以師為單位輪番入朝作戰,成立不足兩年的“雛鷹”要和世界最強空軍爭奪制空權。
這是空戰史上力量最懸殊的對決之一。
戰爭初期,美國在朝鮮投入飛機1200多架,而我空軍作戰飛機不足200架,比例為6:1 ;美軍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1000小時,我軍飛行員飛行時間最多的也不到100小時,整體比例約為30:1……
同年11月30日,志愿軍組織9架“杜-2”轟炸機(后改稱“圖-2”轟炸機)轟炸大和島,遭遇敵30余架P-51“野馬”戰機攔截,4架戰機被擊落,32名空軍戰士在戰斗中犧牲,最年輕的僅19歲。
血火中涅槃的是令敵人恐懼的力量。
整個朝鮮戰爭,人民空軍先后投入10個航空師、2個轟炸師,擊落、擊傷敵機425架,其中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
美國空軍參謀長伊特·范登堡留下了一句經典的感嘆:“共產黨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主要空軍強國之一。”

3.
逆襲,在國土防空的戰場上同樣如此。
1964年11月15日11時,空軍飛行員徐開通駕駛殲一戰機在1.7萬米高空,擊落美軍BQM-147型無人偵察機,首開國產殲擊機擊落美軍高空偵察機的先河。
1964年11月至1971年12月,美軍無人偵察機侵入我領空97架次,被我軍擊落20架。在這之后,美國軍用飛機停止了對中國領空的入侵。

4.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即使是造飛機這件事。
1955年底,人民空軍共進口和接受蘇聯飛機約5000架,以及大量彈藥和防空裝備。
然后,隨著后來中蘇關系惡化,無所倚靠的人民空軍反而走出了歷史性的一步,1962年,第一種自行設計制造的飛機——初教6開始裝備空軍航校。1965年9月殲8型戰機研制啟動。同年,紅旗1對空導彈研制成功。
空軍裝備國產化之路由此而始。

▲殲8戰機
5.
2016年11月,第十一屆珠海航展,人民空軍和熱愛她的軍迷們早已不再有昔日的憋屈。
國產4代戰機殲-20在世人的目光中騰空而起,而她的身邊運-20、殲-10B、轟6K、空警500、武直10等主力戰機悉數亮相,“長劍”、“鷹擊”、“紅旗”等導彈家族系列化呈現,“翼龍”無人機等新型裝備初露崢嶸。
人民空軍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展示著60多年裝備發展的“洪荒之力”。

6.
輝煌的背后,是一代代空軍將士難以想象的奉獻與犧牲。
1700多名烈士的名字永遠刻在了空軍“英烈墻”之上。
46歲的試飛員劉剛,飛機失事,壯烈犧牲。由于無法找到遺體,家人只好在骨灰盒里,放置了一架小飛機模型……
30歲的余旭,作為首位殲10女飛行員,卻和她心愛的戰機一起隕落在訓練場……
今年,“英烈墻”上的名字又多了好幾位。
11月10日上午,空軍黨委常委舉行向空軍英雄紀念墻敬獻花籃儀式。通稿中豪邁而深情地寫道:“今天的人民空軍,正歷史性地接近戰略空軍門檻,歷史性地接近空天領域前沿。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7.
哪里有什么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用翅膀守護著我們的天空。
生日快樂,中國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