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未來汽車創想邀請賽”收官
年輕就要腦洞大開

未來汽車將會有怎樣的變化?未來出行方式又會有哪些革命性轉變?關于“未來汽車”,腦洞究竟可以開到多大?
10月26日,“2017上汽·未來汽車創想邀請賽”業外賽迎來決賽角逐。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東南大學、中南大學的5位個人賽選手和3組團隊賽參賽隊伍歷經海選、入圍選、完善創意等各個環節的層層篩選后脫穎而出。
本次大賽,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跨界”。從參賽選手來看,既有和汽車專業相關的學生,也吸引了來自人文、經濟、社會等專業的同學熱情參與;從評委來看,汽車業、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互聯網界和金融業等不同領域的“大咖”聚集一堂。
作為大賽一路而來的見證者,上汽集團技術管理部副總經理沈浩明表示“沖擊很大”:“參賽的90后、00后就是未來汽車的用戶,這些入圍的參賽作品創意對上汽的后續發展都具有研究價值,并且對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具有借鑒意義?!?/p>
作為評委之一的原美國通用汽車高管、美國密歇根州勞倫斯技術大學管理學和工學教授許俊宸博士對參賽選手的各種創想表示鼓勵,還“催”著選手快去申請專利;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教授直言,他特別享受看到大學生們的大膽創新,甚至是“不靠譜”,想坐選手們設計的“新車”、感受“新體驗”。
最終,來自同濟大學的梁曉莉憑借《一種新型的汽車人機交互方式》的設計方案榮獲“上汽·未來汽車創想邀請賽”個人賽一等獎,來自同濟大學的Jinnovator團隊以《未來汽車——您的“移動體驗”空間》的作品展示獲得團隊賽一等獎。
這并不是上汽第一次舉辦大賽。在此之前,上汽集團已經連續三年舉辦“未來汽車創意大賽”。這項賽事讓上汽從內部員工的創意中找到靈感,部分成果還被應用到了榮威RX5互聯網汽車的開發當中。
評委們在臺下“唇槍舌劍”還不過癮。在競賽環節之后,由許俊宸博士主持的《共論暢行之道》論壇繼續上演。來自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互聯網界和商界等不同領域的“大咖”就未來出行生活、企業科技創新、品牌發展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程驚雷表示,創新往往就“潛藏”在青年一代的好奇和狂想中。上汽將持續投入支持青年一代的創新活動,聯合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形成上汽的創意庫、人才庫、專家庫,眾籌企業內外的青年創意,不斷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和成果轉化,打造聚焦青年創想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