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宇通海外圈粉兒之路的時間節(jié)點是2005年。12年間,批量圈粉兒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覆蓋全球主要市場;近5年,切入海外高端市場,出口結構和質量日益優(yōu)化,品牌美譽度不斷攀升……“千里奔襲”海外,宇通一樣“戰(zhàn)”的漂亮。
2016年,宇通客車總銷量70988輛,連續(xù)6年世界第一;與此同時,7121輛的海外出口量穩(wěn)坐行業(yè)第一,在海外亦不負中國客車第一品牌盛名。近日,宇通海外市場部副部長常浩向記者講述了宇通在海外砥礪奮進的5年。

等待出港的宇通客車
1
這5年走過的圈粉兒路
近5年,宇通的海外圈粉兒之路一路從亞、非、拉圈到了歐洲、澳洲,海外擴展的邊界不斷外延。用常浩的話說就是,五大洲都有涉獵,一路圈粉兒也一路進步:進入了歐美高端市場,中東、亞太、拉美等市場布局也逐漸細分;產品維度覆蓋公路、客運、公交多領域;思路也從最初的產品輸出過度到“聚焦具體需求,研究預測動態(tài)”。
常浩說:“很多國家和地區(qū)的銷售是在這5年實現的。包括像歐洲這種高端市場,法國、英國,然后歐盟內的保加利亞,還有西班牙,這些市場都是在這5年開拓的。然后,緬甸、巴基斯坦、哈薩克、埃塞俄比亞、安哥拉、尼日利亞等這種新增的亞非拉市場,更加批量、穩(wěn)定的不斷進入使我們的市場份額更為穩(wěn)固,也是在這五年實現的。”
說到這些,常浩底氣十足。

法國機場的宇通客車
而這來自一次次拼搶市場成功的積淀。以歐洲公交市場為例,“這是必爭之地,尤其是歐洲傳統客車企業(yè),更是把公交市場看成自己的大本營和后院,對于中國客車企業(yè)的涉獵非常警惕。”常浩說,這種警惕和反彈在爭取保加利亞市場訂單的時候表現的尤其明顯,“當時競爭非常激烈,很多歐洲本土品牌都非常積極的參與了競標,最后宇通憑借出色的車輛性能表現和性價比贏得了訂單。”
短短5年的時間,截止到2016年,宇通在歐洲市場的保有量已經突破6000輛,成績斐然。
底氣是這樣一步一步積攢得來的。
當然,正如常浩說的那樣,開拓海外市場不僅僅是要“走出去”,更要“走得穩(wěn),留得住”。所以,贏得訂單還只是開始,宇通更看重對后續(xù)市場的耕耘。

即將出口的宇通客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2005年開啟海外拓展之路那一刻,宇通就把服務和配件放在了最優(yōu)先的地位。據介紹,宇通在很多國家都設立了配件中心庫,例如法國、俄羅斯、委內瑞拉、南非,甚至遙遠的巴拿馬……“這些配件中心庫的存在可以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配件發(fā)給我們的用戶,把客戶的損失降到最低。”常浩說。
與“開疆擴土”同步跟進的服務讓宇通的海外拓展之路每一步都走的穩(wěn)健。常浩介紹,截止到今年6月份,宇通出口量已經達到4356輛,比去年同期提升16.94%。。
2
新能源上演一幕反轉劇
在國際市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一直憋著一股“超車”的勁兒,真正可以彎道超車、揚眉吐氣的拐點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出現了,宇通抓住了這次機會。
有關這一拐點,常浩講述了一個反轉的故事。
在曾經的比利時車展上,有歐洲展商制作穿著藍色工裝的塑料假人放在他們的展車下,僅露出兩條腿,借以指代中國工程師的“偷師”行為。雖是無傷大雅的玩笑,但其中隱含的優(yōu)越感和諷刺意味也著實讓人覺得難堪。
常浩笑稱,當時心里就憋著一股勁兒,“早晚有一天也把他們摁在我們的車底下!”
這一幕反轉劇在2013年上演了!
“2013年比利時車展,宇通推出了12米純電動客車,包括歐洲在內,這是全行業(yè)首次在國際展會上推出純電動客車。”常浩說,歐洲的客車行業(yè)專家非常震驚也非常好奇中國的新能源客車技術走到了哪一步,于是曾經穿著藍色工裝的塑料假人變成了真實的歐洲技術專家。

國外展廳里的宇通客車
常浩感慨,在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歷程中,真正展示了中國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優(yōu)勢,也由此相信中國能夠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這是中國汽車工業(yè)超越的機會,也是宇通海外擴展的又一次機會,不容錯過。
常浩指出,在今年的比利時車展上,絕大多數歐洲廠家都會推出自己的純電動客車樣車,最多兩到三年時間就可以推向市場,那么,2020年之前的幾年就是中國客車企業(yè)的窗口期。
出口巴基斯坦的宇通客車
“我們要利用這個窗口期,抓住商機,經營好市場,輸出中國新能源客車標準,如果中國的標準能夠因此成為世界主流,那么,整個競爭格局都會因此改變。”常浩說,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宇通一家的事情,是需要整個中國客車行業(yè)共同努力的一個目標,“未來宇通還會抱著長期經營市場的理念,對客戶負責,對市場負責,對中國品牌負責,穩(wěn)步、快速的推廣新能源客車。”
歐洲一些國家陸續(xù)公布的燃油車禁售時間表也給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的發(fā)展添了一把火,全球范圍內對新能源汽車的談論和關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熱度。
在新能源客車的又一市場機遇期到來之前,宇通對全球的新能源市場進行了掃描。
生產線上的宇通客車
常浩說:“未來,我們會選取一些重點目標市場,針對新能源產品主要進入的市場,制定一國一策的策略。歐洲的英國、法國,中東的卡塔爾、科威特、阿聯酋等都是我們重點要突破的市場。”
據悉,宇通已經在歐洲新能源客車市場取得了突破,獲得了法國的50輛純電動客車訂單,目前已經有26輛已經完成交付。
未來,宇通的海外之路還將借著新能源客車的東風走的更遠。

在古巴運營的宇通公交
3
再用五年來一場身份顛覆
2016年出口7121輛,僅以海外市場表現來看,宇通都超過了很多客車企業(yè)的年總銷量。
未來,還能怎樣加碼?
下一個五年,宇通準備再來一場身份的顛覆:從國際主流的客車供應商向客戶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轉換。
這意味著,宇通要從單純的硬件產品輸出向一攬子的交通出行解決方案輸出轉變,而這離不開對海外市場更深入的經營。
如何實現?下一個五年,宇通也已經成竹在胸。
常浩表示,未來宇通海外市場的拓展的核心是繼續(xù)堅持“以我為主、打陣地戰(zhàn)、推廣古巴模式,集中資源做戰(zhàn)略重點市場。”這也是總裁湯玉祥高瞻遠矚制定的“作戰(zhàn)計劃”。
停放在港口的宇通客車
對此,常浩解釋道,“以我為主的意思是基于自身能力開展工作,把市場定位做準確,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打陣地戰(zhàn)就是不以一城一池的得失為最終評估結果,更重要的是經營好品牌和市場,贏得忠實客戶的信賴。”
而贏得李克強總理點贊的“古巴模式”更是宇通海外之路的一張金字招牌,未來,還將在更多市場開花結果。“我們已經選擇了20多個國家,作為我們未來5年優(yōu)先推廣'古巴模式’的國家,我們會通過有競爭力的產品、可信賴的服務,真正響應以客戶為中心,全面服務客戶,實現客戶滿意度不斷提升。”常浩表示。
同時,他還指出,從2017年開始,宇通會根據未來海外戰(zhàn)略發(fā)展的需要,結合自身技術、產品和基礎能力,集中資源重點開發(fā)、延伸鎖定的戰(zhàn)略目標市場。

國外運營的宇通客車
深耕海外市場,沒有什么比本地化更能快速深入市場,常浩認為,在海外設立子公司是更好地融入當地的方式之一。“未來我們希望,通過設立子公司的方式融入當地市場。無論是人員的本地化,相關金融業(yè)務,尤其是對終端客戶的金融支持,我們都希望能夠通過本地化的方式去實現。這樣也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由主流客車供應商向客戶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轉換的目標。”
宇通企業(yè)文化厚重,“做十分說八分”是自總裁湯玉祥而至每一個宇通員工的行事準則,談到海外市場的“五年計劃”,常浩說希望能將海外市場份額做到宇通總銷量的30%,常浩將時間節(jié)點保守的放寬到了2025年。但是,相信在國內“一帶一路”倡議、國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窗口機遇期的帶動下,宇通實現30%海外份額的時間不會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