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校車的特點
首當其沖的一定是安全
保證學童的出行安全
是校車這一品類車型存在的根本意義
也是廣大父母和社會最關注的問題
先來做個小調查..

那么做到保障安全
需要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本期宇哥說車
聊聊校車安全的那些事

為了測試校車的安全性能
2012年7月7日
在交通部公路交通實驗場
進行了中國首次校車碰撞試驗
(稍后有實驗視頻)

在公布實驗視頻之前
這4點校車安全小常識
你應該了解
“長鼻子”設計的校車,增加了車前部碰撞時的緩沖吸能區,安全系數更高。
必須保證駕駛員的生存空間不受到威脅,便于事故發生時,駕駛員可以第一時間利用專業知識幫助成員逃生。
車內座椅的安全系數直接決定著車內成員的安全保護程度。
在經過劇烈撞擊后,需保證逃生門可以正常開啟。
那么整備質量為9500kg的宇通新國標校車
在經受以30km/h速度
100%重疊正面撞擊固定剛性壁障的試驗后
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碰撞發生之后,車輛前圍的碰撞部位并無明顯變形。車門最大的變形量僅為10mm,最小的為0mm,完全可以正常開啟;司機的生存空間并未受到影響;座位關鍵部位設計的緩沖吸能區,保證了實驗假人僅在頭部發生較小的損傷;逃生門可以保證正常開啟。

如此高的安全系數
宇通新國際校車有什么秘訣呢
原來
宇通校車獨創的金剛封閉環骨架設計

保證車身在遭到劇烈撞擊后
依然保持外觀和性能的完好
車體前部結構設置緩沖吸能區
前縱梁在受到擠壓而變形的同時
大大減輕了撞擊對車身的損傷程度

為成員的安全提供了又一重有力保障
宇哥說
整車通過'金鐘罩’護體
加強車身的結構穩定
通過'鐵布衫’緩沖撞擊產生的勢能
將破壞程度將至最低
當意外發生時
首先保障了司機的生命安全
確保其隨后對車輛的控制與引導學童疏散
其次座位關鍵部位的緩沖吸能區
將碰撞對學童的傷害將至最低
最后通過正常開啟的逃生門
引導學童轉移至安全區域

與此同時
為了模擬真實路況
還進行了另外兩項實驗
宇通客車與輕卡對碰
宇通校車試車道高環驗證
2017年12月,宇通第三代校車正式發布,在主動與被動安全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通過車內、車外和遠程監控三層防護圈,實現最大安全級別的層層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