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上汽大通旗下首款純電動寬體輕客EV80發運德國,成為歐洲市場上首款真正原廠出品的、中型純電動寬體輕客。中國制造新能源產品走出國門,被德國主流媒體——《漢堡晚報》稱贊:德國新能源汽車還在沉睡,來自中國的上汽大通電動車已經先行!

德國汽車租賃運營商從中國進口的這批純電動寬體輕客——EV80,最終將交付給關注環保,奉行綠色出行理念的客戶人群。售價為5.5萬歐元。以下為《漢堡晚報》全文翻譯,讓我們一起看看德國媒體眼中的中國制造。
漢堡晚報 經濟版
2017年11月2日 周四
《漢堡人遠道從中國運來成千電動貨車》
作者:BEATEKRANZ
汽車租賃公司業主Andreas Maske進口(這些)車輛并向有環保意識的客戶傳達訊息。第一批供貨將在11月抵達,價格將在55,000歐元左右。沒有隆隆響,沒有吱吱聲,沒有震動。只有安靜。Andreas Maske在點火開關中旋動鑰匙。不一會兒便在屏上顯示出綠色的Ready。可以出發了。他把自動換擋桿從P(駐車位)撥至D(行車位)上了動力。幾秒間的時間深灰色的大通貨運車時速上了50,在路面上嗖嗖的沒有換擋的感覺。沒有尾氣,聲音也輕。一種全新的乘坐體驗。

電動轎車司機們長期贊賞的,如今也在貨運車上引入了:小型貨車配備電動馬達。然而這可不是“德國制造”,而是“中國制造”。“德國汽車工業在這個級別-商用電動貨車中簡直就是昏睡過去了”汽車長租公司MASKE老板兼總經理如是說。這個漢堡人曾更想用的是本國產品的。但當這位商人三年前替自己客戶去尋找電驅動貨運車的時候,他先后去了德國各大汽車制造商處- 譬如戴姆勒和大眾,58歲的他只聳聳肩,說道:“沒人能給我供貨。如發布所言,第一個車型要等到到2019年。Maske公司的經歷與德國郵政相似,德國郵政開發了一款自家的限量供應的送貨車-Streetscooter。
電動貨車的整體價格約高15%
他的開拓精神沒有讓Maske公司沮喪。鑒于對氣候的討論,高水平顆粒物污染以及(內燃機類汽車)禁行的威脅,這個家族企業家尋找著替代產品。卻在遙遠的中國找到了這樣東西。在中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上汽(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同時也是大眾的合作伙伴,該集團的歐洲總部位于盧森堡,Maske獲得了一款電動貨運車在德國以及奧地利為其三年的分銷權。
這款大通產品5.7米長,約10立方的載貨容積。24秒內加速至時速100公里- 最高行駛速度。電池續航里程可達200公里,裝載里程160公里。“就貨運車而言這對城市里許多商販來說已經夠用了。晚上這些車前往充電場充電,第二天又能待運了。“充電時間取決于電源:2小時(直流電)至6小時(交流電)

Maske公司今年定了200臺,11月中旬即將抵港。明年還預定了2000輛。現在已經有大量的預定了。“大部分客人起初只想租用。”其中有中小企業,大型面包房,公墓園丁以及包裹遞送員。“(因為)對電池續航存有懷疑”,Maske說。
他本人并不害怕。在Maske與這家中國企業簽訂訂單前,他的機械師們拆卸了一輛貨車并進行了檢查- 從剎車到輪胎一直到電機。起初他的機械師們很懷疑,除了便宜的汽車外中國還能干什么。然而在一頓檢查后所有人都被說服了,Maske如是說:“這輛貨運車或許不性感,它也不該是這樣- 但因此而可靠。造的很牢靠。”

Maske的車隊擁有約8000輛車-從貨車,冷鏈車到轎車。全國10個站點開展租賃業務-其中有漢堡,柏林,科隆以及萊比錫,還有維也納。公司駐地在下薩克森州的Bokel。Maske雇員200,銷售額達8000萬歐元。主要客戶有手工業主,護理服務與包裹服務。在漢堡港的HHLA公司以及消防公司Minimax行駛著約1000輛車。Maske自己住在漢堡市。

決定買電動貨運車的人,不過得同時好好深挖下口袋。獲得這輛大通需要55,000歐元,幾乎是內燃機競品的翻倍。但在維修以及燃料上具備優勢。Maske預計其維護成本將降低約70%。“電動貨運車算上運營要比傳統車高出至少15%。這主要因為目前較高的購買成本造成的,尤其是電池。
但對于很多公司來說這項投資是值得的。它將幫助提升企業形象,強調環保意識和跟上時代。同時在購買的時候有2000歐元的國家電動車獎勵。

隨著競爭的加劇,電動車將更加具有吸引力,Maske堅信。最晚2019年至2020年,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尤其是德國廠家上市電動貨運車的時候。那時候,價格就降了。“目前競爭有限,或者說很少。不情不愿間德國郵政找了家大車企開發了其Streetscooter,但是容積有限,續航也只有80公里。依據德國郵政自己的數據在其遞送業務中已經有3400輛正在服役。不久前德國郵政還向第三方銷售了該車輛。將來年產量將達到2萬輛。其間,美國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推遲了其電動卡車的發布。
沒有中國和特斯拉德國人將繼續只造汽柴油車輛
FerdinandDudenhoeffer, Car Institute
價格肯定會降的,因為電機的制造簡單些。“制造柴油發動機需要1700個零部件,而造一個電機只要17個部件“,Maske說。不需要油箱,不需要(各種)管路。長期來看這將轉換成更低的價格。“不過政治家和工會要擔心了- 這將導致巨大的工作量減少。根據Ifo研究所的研究,如果從2030年起不再允許使用內燃機,德國汽車工業大約90萬個工作崗位中的一半可以被淘汰。在電動車在德國發展成成功雛形前,還有許多要做。”充電站還太少,充電費也還貴“,Maske認為。另外缺少統一的充電接口以及計費標準。

德國可以從中國學習。“中國在推行電動車上在全球是領先的。杜伊斯堡 - 埃森大學汽車中心負責人費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ffer)表示:“大多數的電動摩托車,電動汽車和電動貨車行駛在該國的中部地區。并且在該國出臺強制性配額制后,這種趨勢將在2019年后攀升。“每年將有約250萬輛電動車上路”。同時,對于德國來說中國是電動車(領域)的起搏器。沒有中國和特斯拉德國人將繼續制造汽柴油車輛,“Dudenh?ffer說。
對于Maske來說,突破僅僅是個時間問題。“一旦你開過電動車了,這就像病毒一樣。Maske早已感染了,自己還開著一輛電動轎車。他最著迷的是加速:“在起步的時候電動車要把許多保時捷甩身后了。”
翻譯:上汽大通海外業務部施雷

原版報道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