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
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是一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就能返回來,恐怕也只有順流而下的輕舟能做到,而如今,汽車的時代,千里路程一天綽綽有余。由此我們不禁猜想,在科技更加發展的未來,汽車又會是采用什么能源驅動?
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究竟是純電動、混合動力還是燃料電池汽車的天下?通過在知乎上的提問,大家都各執一詞,讓我們看看他們都是怎么說的。

支持混合動力
很多人對純電動車一直以來都有誤解,今天在這里我想分享給大家這么幾個問題。
被電量綁架的生活
開過電動車的人都很清楚,當電量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時候,你基本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和電量賽跑。整個人處于一種深情高度緊張的狀態,時刻關注電量。駕駛體驗真的說不上好。
令人發指的產品力
售價奇高、底盤松散、動力系統標定差勁,這些市面上很多純動力汽車都有的問題,試問在這些問題的阻撓下,如何可以享受更好的駕駛體驗。

感人的保值率
純電動汽車保值率從來都是它的死穴,當你開了兩年實在忍受不了要賣車的時候,你會發現根本賣不出去,一萬都賣出去。
環保?騙局?
如果考慮到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問題的話,那究竟是改善環境,還是污染環境呢?眾所周知,在廢電池的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不可低估。
最終的解決方案當然是混合動力,在當今石油資源尚且足夠的今天,能夠實實在在降低油耗,增加燃油利用率的混合動力才是正道。
支持純電動
目前來看,電動車的推廣肯定是大勢所趨。一是環保問題越來越被重視,二是中國作為石油嚴重依賴進口的貧油國,推行電動車也有利于能源安全。

1. 由于火電廠將化石燃料轉化成電力的效率,遠高于汽車內燃機化石燃料轉化成動力的效率,且火電廠在排放處理上更加高效,因此電動汽車相比傳統汽車更加環保。
2. 相比于油價,電價則相對低廉,使得電動車的能源成本比傳統汽車燒油要更加經濟。
3. 電動車無需傳統汽車那種復雜的傳動系統(包括變速箱,傳動軸),更加可靠耐用。

電動車有優勢也有劣勢,也存還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續航問題、電池問題、充電問題、成本問題,都是一直困擾著的問題。當然,隨著這些年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也在慢慢改善,有一些也已經得以解決。

所以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傳統汽車制造廠商都開始躋身電動車生產。越來越多的傳統汽車廠商開始在電動車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例如上汽大通旗下的EV80,已經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EV80已經邁入國外市場,并且EV80在英國通過了當地政府的審核。
支持氫能源

充電時間VS加氫時間,氫燃料車完勝
假如,你家附近有一個Level 3的超級充電站,即使如此充電時間也得30分鐘左右,而氫氣燃料的電池車只需要三到五分鐘就可以充滿長途行駛所需要的能量。
續航里程,純電動車繞不開的第二個命門
無論你有多么愛純電動車,但是你不得不承認的是絕大部分的純電車續航里程可以用弱爆了來形容,不多說,直接上圖。
反觀氫燃料電池車,擁有更加接近傳統汽車的巡航里程,同時動力不弱,從啟動、提速到長途行駛完全可以應付平常的行車需求。
氫燃料電池車更適合商用車
燃料電池汽車和電動汽車一樣,使用的都是電動馬達,所以性能的表現差不多。但是燃料電池會更適合皮卡與suv。鋰電池也要比燃料電池組重的多。
在我國,氫燃料電池領域,第一個嘗試這上汽大通FCV80就是一款中型客車。同時FCV80也是國內最早的且唯一的商業化燃料電池寬體輕客車型。3至5分鐘的加氫時間也屬于非常合理的范圍。

不過理性來說,氫燃料也不是沒有缺點
首先就是價格貴的問題,大約一下,給一輛車加滿氫氣的時間需要花200-300,成本高。

再來就是純電汽車的已經在道路上建立了充電的子初設施,但是氫氣的銷售點卻少很多,甚至稀缺。
當然了,雖然問題是有的,但都不是致命的,總是可以相處解決方法,比如很多公司會免費向客戶提供三年免費加氫。目前,氫氣燃料電池車還處于早期狀態,有更多的時間來發展,我對氫燃料汽車未來充滿信心。


從這些回答中不難看出,不論混合動力、純電動,或是氫燃料電池車,都有簇擁者,三種汽車能源也各有優劣,你認為未來哪種能源動力會成為主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