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麥老師蠻感慨的,2014年麥老師開始做論壇時的杭州論壇我就參與了。三年過去了,今天講的內容大不一樣了,今天主要講傳統的經銷商集團如何變成了新能源汽車的玩家,剛才幾位嘉賓講的時候,我就在想,要避免講一些詞,“顛覆“肯定不能講,當然今天也不敢講“生態“,前兩天聊天,我說你們是做生態的,他說你們家才是做生態的,你們全村都是做生態的。很不巧,我們這個項目和生態搭一點邊,因為新能源是全新的事物,我今天很感慨,因為大家從各個領域幫汽車經銷商想怎么盈利,但新能源汽車怎么玩,這個其實還蠻難的,我們開始接觸新能源的時候,我想找一個老師給我講講新能源汽車怎么賣?有沒有專業的金融公司給我解決專門的金融問題?但是找不到,只能自己做。今天30分鐘的時間里,我說一下我們自己搭的框架是怎樣的,自己做的小生態是怎樣的生態。
我先介紹一下集團的情況,我們做新能源之前的狀況。在2015年的時候,我們營業額217個億人民幣,在華東地區是比較大的汽車經銷商,主要賣奔馳為主,光奔馳我們一年營業額就在一百多億,如果是按照這條路一直往下走,我相信我們干得也不錯。按照行業的評價,全國這么多汽車經銷商,我們營運能力排第三。那段時間我負責集團的運營,一人管七個部門,我們是所有經銷商里面成本最低的,我們率先在整個華東地區做融資租賃,可以說是整個江蘇省第一個經銷商拿到融資租賃牌照的企業,也是最早拿到保險代理與公估牌照的。同時萬幫開辟了二手車、改裝、高端車主旅游等延伸業務板塊,在行業內都不錯的口碑。但是為了要做新能源,我們也做了大幅調整。
新能源公司經過了三年的運作做從無到有,我們自己不叫轉型,叫保增量,做存量。奔馳仍然是很賺錢的,我們去年整個奔馳業務板塊純利潤做到了好幾個億。所以有些人問我,你們這三年到底發生了什么?你們是怎么做到的?我只跟大家說一句,我從奔馳板塊辭職到新能源板塊,傳統業務就不管了,我的領導董事長也是這樣,就是要堅定的做新能源,如果沒有十足的信心和決心,我覺得很難做得到,所以第一個想分享的觀點就是要轉型,你的決心有多大?
新能源我們的三個主要業務板塊。
第一板塊是德和,我們的制造板塊,現在也是全國最大充電樁企業,我們從汽車經銷商變成生產制造商。
第二板塊是公共充電樁的運營,星星充電,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現在是四大充電樁公共運營商之一,這個項目在全國投了近十個億。
第三個板塊是我負責的流通板塊,我們是全國最大的純電動汽車的銷售商,也是全國最大的私人充電樁的安裝服務商,和全國絕大部分的新能源的主機廠都有各種方式的連接,所以現在看下來,這好象不太是一個汽車經銷商了,我們完成了一個產業布局的初始構想。
我們是這樣理解新能源的,一臺車賣出去,如果是燃油車,就是剛才各位老師講的那樣,社群、售后、二手車等等,新能源也都要做,畢竟它是一個車,但是它更重要的是充電,充電能不能解決,充電解決的話,離不開幾個東西。第一是樁,第二是樁要建到哪里,第三你怎樣引導客戶去充電,第四建設過程要和物業、電力公司,和城市政府發生各種各樣的交涉。所以我們不得不做了這樣的架構,所以我覺得這是被逼的,當然這個過程里面,我們用了大量的社群的運營模式,用了大量互聯網運營模式,一會兒再給大家詳細的介紹。

講一點小小的成績,克強總理、馬總理都考察了我們公司,這是2015年5月份的事情,他們覺得一個民營企業,在一個城市一個月可以搞定這么多充電樁,這個公司是不是吹牛,所以老爺子到現場看了一下。
擁抱互聯網接下來要講的一個概念是擁抱互聯網。傳統汽車經銷商轉型擁抱互聯網,找到好的姿勢其實是很難的。我們一開始也碰到這樣的問題,但是對于很多在賣傳統車的經銷商來說,擁不擁抱互聯網,和明天會不會死亡沒有關系,你仍然能活得很好。但是對于我們來說,不擁抱互聯網,就干不下去,所以這也是被逼的。
我們現在通過平臺在管理全國的樁群,在全國現在有三萬多根充電樁,每一根充電樁都要上線,每個用戶都要用互聯網找樁,掃碼啟動充電樁,用移動支付完成整個充電過程,所以這完全是一個互聯網的應用。這里別人也這么干,星星充電也要這么干,那要考驗的就是社群運營能力,在線上的表現,所以這對我們來說,在充電方面的競爭,其實就是社群的競爭,其實就是運營能力的競爭。當然,我們是互聯網充電樁的發明者,我們是全國第一個發明用移動支付解決整個操作過程的公司,我們第一個做了APP的移動支付,在我們之前,大家更多的事刷卡。刷卡的時候很不方便,你想如果是一個新能源的車主,社會上有這么多家的充電樁,每一個充電樁都要刷卡,那你的使用體驗一定很糟糕,所以我們就直接用了移動支付,只要你有一個微信的公眾號,或者你在我們APP掃碼,就能完成支付過程。
運營平臺非常關鍵。星星充電是眾籌建樁的發起人。我們和物業方說,未來都是純電動車,你的酒店一定要裝,他說對,但我不想投資啊,我們說所有的投資我來做,你給我電,每一個車來充電,收取的服務費我們來分成,這是最早的模式。但同時,比如就在蘇州,我們還有代理商,代理商說我們也要分啊,這就是多層分賬體系,也需要互聯網工具解決。
樁必須要有一個預警,告訴你這個樁有問題,是什么樣的問題,派人去修,如果說是軟件的問題,遠程可以升級,刷程序,各種生態的運用,理論上來說,我們的平臺如果開放給各個不同的企業,它的充電樁方面的產業就會變成一個智能的充電產業,智能的停車場,酒店里面智能的管理系統,租賃公司有無人交車的管理系統,可以遠程看到所有的用戶充放電的情況。
這是我們平臺方面整體的表現,充電量是大家比較關注的,每天群眾充電樁上有八十多萬度電的使用量,每度電最低五毛錢,每天就是四十萬的收益,這個數字只是我們一年多以來的運營成果。我們相信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普及,這個數字,希望它能變到八百萬度一天。
我們進駐的各個城市占有率都是第一,我們的運營情況也都是全行業的第一,星星充電作為一個剛剛做了三年多的民企,我們和國家電網和普天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相當于這個領域里面,江湖地位已經打下來了,得到了國家的認可。
我剛剛說擁抱互聯網,我們必須要擁抱互聯網,我們發現這個產業里面,如果我們做得更多一點,拋開自己經銷商的身份,我們是不是還能找到盈利水平更高的項目。剛剛那個是重資產的項目,直流充電樁加上安裝費用六萬多,這是成本控制非常好的狀態,你想全國投兩萬個,三萬個是什么代價,我們現在的產品為全國二十多個品牌的主機廠做配套的服務,我們現在是捷豹路虎、特斯拉的服務商,跟其它豪華車品牌也都有良好的合作。
新能源4.0模式我們也在向新的模式轉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應該和傳統汽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以前就是給這些經銷商,主機廠做營銷方面咨詢的,在第三年做店面銷售咨詢,當時就講六方位繞車,各種績效考核,但是新能源汽車不能這么干,一開始我們借助傳統的營銷模式,1.0模式,我管它叫1.0模式,根本賣不動,因為消費者到店之前想的問題是續航里程夠不夠,充電方不方便,電池質量行不行,他進來你說六方位繞車,繞兩圈他就走掉了,后來我說2.0模式,但是成本太大,不能突出新能源特色,所以我又嘗試了一個三中心,一基地,一平臺的模式,還是不夠。所以我現在建的新能源的店,基本都是4.0模式,就是情感體驗,情景管理,互聯網營銷,其實這里面很多東西,很多內容也都是向在座各位行業的專家學到的,學以致用,我們這一點上,落地的很快,這里面包括盧彥老師,上次聽了你課,回去就落地,我們的落地能力非常強。
2016年很多人沒有看到我,那一年我在全國馬不停蹄跑業務,就做私人充電配套。車賣了以后,消費者首先是問,家里怎么充電,我們圍繞這個需求做了私人充電樁安裝的流程。這個流程被全國很多主機廠采用,現在包括特斯拉等一些主機廠的安裝服務,也是我們在做的。
我今年的重點目標是在全國建十幾個充電的服務團隊,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和我們一起合作一下,我們服務過的品牌有很多,一開始不是這樣的,消費者感覺這是很大的痛點,覺得你們找的工程隊到我們家里來弄得亂七八糟,現在基本是完成了很規范的一個銷售過程,他們的滿意度高很多。
最后,再分享一點,還可以玩什么新的花樣,新能源要腦洞大開。我們在不斷的在探索,我們發現平臺開放以后,可以和各個行業對接,和攜程互聯互通,和國家電網互聯互通,我們和吃喝玩樂的平臺都可以互聯互通。今天晴光在這兒,就不班門弄斧了,我們在保險也做了很多創新。我們因為有德國保險這個公司,所以我們自己開發了電池延長保修項目。當然電池業務現在幾個主機廠也在和我們合作。另外是融資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去年賣的新能源汽車,60%以上是行業用戶,行業用戶最大的需求就是資金的需求,你能解決融資平臺,你就能更好的賣新能源汽車。
再說一下新能源汽車的出行方案,除了私人用戶,還有公共出行,運營出行,公路出行,這是新能源汽車的幾個大的方向。如果你是一個大客戶,萬幫可以給你提供什么呢?我們可以給你提供車端的服務,也可以有樁端的服務、公共的充電、私人的充電服務、定制化的生產配套、定點的安裝、合作建樁,還可以提供平臺服務、嵌入式APP開發,客戶也不用開發平臺了,用星星充電的就行了,二手車業務、移動充電業務等等。如果你是傳統的汽車經銷商,咱們競爭的話,我相信你的壓力會挺大。這是今天的分享,謝謝各位。